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倍的认识”评课稿

发布者:罗龙英发布时间:2016-12-09 20:22:56阅读(7227评论(0

杨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一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起始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是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杨老师利用大量的感性材料,通过让孩子们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逐步建立“倍”这一概念。杨老师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结合课改的新理念,突出了以下几点教学特色: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课程一开始,杨老师从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入手,首先作为奖品,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同时提出这些小动物间还有数学问题,自然过渡到今天要探讨的问题中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
   
在后面的拍手游戏环节中,杨老师层层深入,由教师发号口令到请学生自己发号口令,并且要求学生根据口令和拍手结果说说为什么?如“老师拍3下,请你拍的是老师的4倍。”杨老师提问:“你为什么拍了12下?”一个为什么,不仅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的应用所学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对“倍”的认识的巩固。

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节课里, 杨老师在教学的同时,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个数和图形入手,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摆图到看图再到摆脱直观,说出倍数关系的过程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

三、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由新课开始,杨老师利用电脑画图,带着把小狗2只看做一份圈起来,小猴有这样的3份就三个圈,告之也就是有32只,所以小猴的只数是小狗的3倍。接着后面的数量关系不断的变化,都是请学生上来圈一圈,通过几个层次的摆和说从中找到“谁是谁的几倍”让学生感知和理解的含义。后面的练习中杨老师专门设计了一个摆一摆的游戏,也是想通过同桌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摆出倍数关系,整个操作过程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从参与学习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看自己摆的图来说数理,降低了数理表述的难度,落实减负的要求。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倍数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注重教学内容及练习的层次性

杨老师这节课的层次性表现在两个地方。首先是教学内容上,杨老师通过把2只小狗看成1份,小猴的只数有32只,就是3份,那么小猴的只数是小狗的3倍。在这里杨老师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沟通了“倍”和“份”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倍,而在此基础上接下来的不断变式,直到小狗两只小猴两只,小猴的只数是小狗的1倍的知识的渗透,则是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倍”与“份”的关系,知道有几份就是有几倍。整个新课的教学,在杨老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其次在练习的设计上也体现了这一特点。由简单的看图圈一圈倍数关系,到通过语言表述找出倍数关系,再到动手摆一摆和举卡片游戏。尤其是最后的举卡片环节,更是检验了孩子们对本堂课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它不仅要求孩子们能快速判断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同时还从游戏中发现一个数可以同时是两个或者更多数的倍数以及任何数的1倍都是它自己。

 

其实,只要我们敢于放手,我们的学生也能绽放出许多的精彩点,就像今天的这节课,杨老师让学生经历了真正的主动学习,获取了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