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玩也是一种学习

发布者:胡青华发布时间:2017-05-03 18:20:36阅读(2115评论(0

                                                玩也是一种学习

 

 

  生活是一段奇妙的旅行,就在那一去无返的火车上。

  「 玩也是一种学习

2017年 第9期 节选自《发现母亲》

#21天伴读记# 第九天

  壹

  我们人类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浪费不是官僚主义、不是战争、不是仇恨,而是对人类智力的阉割,对儿童智力的阉割。

  对儿童智力造成阉割的最主要原因来自于“智力是天生的,遗传的,固定不变的” 。

  在这种错误观念支配下,人们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便无所作为,只能消极等待了。

  人们相信学龄前幼儿没有教育和学习的可能性,现在的学校教育制度正是建立在这一指导思想上的,在涉及婴幼儿智力开发时,这种等待主义的观点便更是顽强了!

  因此,更多家庭面对孩子的童年都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那就是让孩子——玩!

  其实,玩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但既然是学习,就存在不断进步的问题,这就如同教学一样。所谓让孩子玩,正确的说法是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

  同样是搭积木,在开始是让孩子训练手的灵巧性,在稍大之后可以告诉每一块积木的作用,一个5岁的孩子和一个3岁的孩子在搭积木时不应该是一个层次上的,但现在孩子却多是如此,这就如同孩子在上课,而老师每天只让孩子念同样的课文。

  同样是玩琴,一个孩子在玩中不仅学会了弹琴的技术,还领会了音乐的美;而另一个孩子则只会胡乱按键。同样是玩,效果却大不一样。

  我们的孩子就是交给了一个个没有教学计划的母亲,这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瞎玩”!

  因此,孩子的玩不应该是“瞎玩”,至少不应该全部是“瞎玩”,而应该是有目的的“玩”,是“睁着眼睛的玩”!

  贰

  既然有目的,那就不是纯粹的“玩”——可能很多人都会这样说,其实这种“有目的的玩”是一种“有准备的环境”,也就是说对于孩子来说是玩,但这种玩的环境是母亲精心准备的,玩的眼睛不是长在孩子的头上,而是长在母亲的心上!

  比如让孩子认时间、认钟,这是每一个孩子都要经历的。如果母亲对孩子讲了一遍原理就要求孩子会认钟,这便是教学,孩子认钟便是一种负担,而不是玩。但如果母亲是通过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让孩子学会认钟,孩子就会是在玩中学会了。

  一般都是这样教孩子认钟的,在开始让孩子先学认时针,孩子会很快学会,甚至当时就已掌握。但教认分针时就较难了,因为要让孩子理解一小格是1分钟,一大格是5分钟。

  

  到了这时,钟的认识他就基本掌握了,孩子每天都在玩,但孩子每天都在提高。

  遗憾的是,母亲很少如此做,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孩子学会了认钟”。

  或许有人会问:不教孩子认钟,孩子不也自然学会了吗,提前让孩子会认钟又有多大意义呢?再说孩子慢慢摸索规律从而自己学会了认钟,这种学习过程不比那种由母亲教的过程更有意义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母亲教的过程并不是孩子被动接受的过程,同样是孩子动脑筋后才掌握的,孩子自己学会认钟也不是没人教的结果,只是这种教母亲没注意到罢了!

  

  如果什么事情都让孩子自己慢慢摸索,那么人类肯定还在茹毛饮血的阶段,今天的学校也没有它存在的理由!而且更重要的是,一旦错过这一时期,有许多东西也许是永远掌握不了的。

  正如同体育运动一样,几乎所有优秀运动员无不是小时候打下的基础。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中年人因为刻苦锻炼而能出最好成绩的,从来没有看到一个棋手是退休后才取得佳绩的,体力如此,智力也是如此。

  尽管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视这种最佳期,如武术中强调“童子功”,戏曲中强调“幼工”等,但是没有上升到一个普遍重视的高度,而且即便是这种“童子功”“幼工”,在近现代还曾遭受挞伐,儿童智力阉割日重一日,今天该是我们好好反思的时候了!

http://learning.sohu.com/20170501/n491412044.shtml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